2013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项目

时间:2013-03-01作者:来源:国际教育学院点击:51485
2013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项目
 
一、       学校概况
      新加坡国立大学最早可追溯自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及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(那时的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),1949年这两所学院合并成马来亚大学,后改名新加坡大学。1980年新加坡大学同南洋大学正式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。大学目前已拥有9大学院,共50多个学系,提供高水准的学术课程。此外,学校还拥有9个研究生院、多所研究机构及多个研究中心。
      作为新加坡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心,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获得政府经费2.5亿新元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新加坡国立大学迅速发展,2006年的英国《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》所发表的世界大学100强中,新加坡国立大学名列第22位;2010年在亚洲名列第3(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排列为第12和16名);2012年被《QS世界顶尖大学》评为世界第25强。
 
二、系统分析专业研究生(Graduate Diploma):
      该项目为那些非IT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在IT产业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。新加坡IT业界对该研究生文凭的认知度很高。此项目的商业定位在于让学生能接触最先进的技术知识,使他们对移动通讯、无线通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分析、设计,并实施IT解决方案。该项目包括两学期授课(6个月)以及5个月的实习期(带薪实习),一般安排在新加坡大型IT公司。
      学习成绩中等以上者,可以再读1年半,取得硕士学位。
申请条件:*无论是否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,大学本科毕业,具有学士学位,雅思6.0,或托福580(网考85-写作部分22;机考237;大学代号为2432),皆可报名;    * 英语熟练(书面及口语)
申请材料:学位证书(复印件及扫描件);大学成绩(中英文,复印件及扫描件);托福或雅思成绩(复印件及扫描件);本人身份证(复印件及扫描件);护照(复印件及扫描件)。材料处理半个月。申请结果将在考试后的2个月之后告知。 原件在入学时验证。
申请入学及考试时间、地点:
该项目有两次入学时间:
二月份开学,申请日期7月1日-10月10日;考试:10月中旬;地点:江苏(具体地点待定)
八月份开学,申请日期1月2日-03月15日;考试:03月中旬;地点:江苏(具体地点待定)
所需费用(以新币计算,1新币相当于5人民币)
全额学费/年
政府减免
无息贷款
实际费用
23310
9340
6831
7139
*     获得政府资助的学生,要求毕业后在注册于新加坡公司与商业注册局(ACRA)的本地或海外公司工作三年;
*     其他如考试费、注册费、杂费、健康保险等686.03新币;
*     住宿:约4300(无空调)-4900(有空调)新币/年;餐费:平均1070新币/年。
课程模块
1、方法学(Methodology) :开发周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,以统一建模语言(UML)为标准表示系统,并以Rational统一进程为基础
2、科技(Technology):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分布式
3、编程(Microsoft C# & .NET Framework) :C# 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/ Visual Studio .Net和C# 的用户界面开发 / Microsoft. Net 框架开发企业系统
4、编程(JAVA Development):Java 编程 / 高级Java语言 / 用J2EE 开发企业应用程序
5、编程(SQL)
6、互联网应用开发(Interne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): 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 / 使用Microsoft ASP.Net框架的互联网编程
7、项目管理(Project Management):IT 角色和责任 / 商务沟通 / 项目规划与控制 / 变更管理和控制
8、移动解决方案(Mobile Solution):无线技术及移动应用的发展
9、项目设计(Projects):C#应用发展项目 / ASP购物商场的网络服务 / J2EE 网络项目
10、团队训练(Team System): 学生将以团队形式来工作和学习。以培养今后在公司团队中的工作态度、领导和项目管理能力
11、新加坡IT业界学习和实践(Industry Attachment)6个月
 
三、科技硕士(Mater of Technology):
      该硕士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院、电机与电脑工程系以及计算机学院共同设立,脱产攻读学制1年半,在职攻读学制两年半(可以延长至5年),该硕士项目针对当今IT专业人士及管理人士展开,传授本领域先进科技和管理技能,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。科技硕士分设软件工程(SE)和知识工程(KE)两个方向。
      MTech项目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学生工程。这些工程需要一年的时间,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的工程中作为团队工作的一份子,实践他们新掌握的技能的机会。工程通常包括为赞助机构开发系统(经常是一个或者多个队员的雇主)。这些工程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,还可以让赞助机构体验和评估新的技术:
申请条件
* 大学本科学历,专业平均成绩在B以上者;
* 有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
软件工程(SE)方向报考人员必须是IT专业人士,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及软件维护者优先考虑;
知识工程(KE)方向IT专业人士报考尤佳,同时凡工作中运用知识工程技术的人士也欢迎报考;
* 通过入学测试,或拥有GRE良好成绩者(适用于非新加坡公民脱产攻读者);
* 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良好;
* 申请者的母语如非英语,或其所攻读之学士学位课程的教学媒介非英语者,则必须拥有雅思6.0,或托福580(网考237;大学TOEFL 机构代码为2432)。
入学时间:每年九月申请,申请手续10月底截止,次年1月入学
所需费用* 学费:
(a) 有服务合约:S$6985(约34925人民币);(b) 无服务合约:S$11655(约58275人民币)
      另有服务合约的学生还可以获得3415.5新币(约17077.5人民币)的无息贷款。最终学费3569.5新币
* 其他如注册费、考试费、杂费等544.46新币
注:如果服务合约申请获得批准,该学生适用的学费为以上(a)项。然而注册日当天该学生的费用会按(b)项收取,待服务合约申请获得批准后再作相关调整。
服务合约要求学生毕业后在注册于新加坡公司与商业注册局(ACRA)的本地或海外公司工作三年。
四项核心课程(四项):
软件工程(SE)
知识工程(KE)核心
―Software Process Modelling软件过程模型
―OO Programming 面向对象的编程
―OO Analysis and Design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
―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软件项目管理
―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软件质量管理
 
―Rule-Based programming 规则为基础的编程
―KBS Development 核心业务系统发展
―KM and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KM与需求捕获
―Fuzzy Systems 模糊系统
―Neural Network Computing 神经网络计算
―Hybrid KE architectures 混合知识工程架构
―Intelligent Agents 智能代理
 
选修课(八门基础选修,三门高级选修):
Advanced OO Development 先进的面向对象开发
• OO Design Patterns 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
• Enterprise Integration 企业整合
• Architecting Software Solutions 软件架构解决方案
• Enterprise Java 企业级Java
• Enterprise .NETI/II 企业网络I/ II
Executive Management 执行管理
• Enterprise IT Governance 企业信息技术治理
• Service Innovation 服务创新
• Managing IT Outsourcing 信息技术管理外包
• IT Law 信息技术法律
• IT Service Management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
IT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技术
•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
• Mobile Wireless App. Development 移动无线应用开发
• Mobile Wireless Solution Design 移动无线解决方案设计
•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信息系统安全
•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/II 企业资源规划I/ II
• Open Source for the Enterprise 企业的开放资源
• HCI人机交互作业
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
• Software Metrics & Process Improvement 软件度量与过程改进
• Advanced IT Research高级信息技术研究
 
Knowledge Engineering Techniques
• Case-Based Reasoning* 基于案例的推理
• Text Analytics* 文本分析
• Genetic Algorithms* 遗传算法
• Knowledge Management* 知识管理
• Business Analytics 商业分析
 
联系方式:
1、      联系地址:江苏省北京西路15-2号  江苏省卓越国际交流教育基金会  邮编:210024
2、      联系电话:025-8333 5646
3、      Email: andcao@yahoo.com.cn;       QQ810329893@qq.com
4、      微博账户:A_中新习堂
4、      微博账户:A_中新习堂
 
 
宣讲会时间:2013年3月6日(周三)下午4:00
        地点:本部723教室
     宣讲人:曹军老师
 
 
国际教育学院
2013.3.1

版权所有: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70685号 技术支持:梦蕾科技